2)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其必救_刘备请我当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不回兵来战,我们则可直攻曲阿和丹徒,丹徒若得,广陵之兵便可渡江来助,这是孙策不能接受之事。因此,无论如何,我们只要渡江,孙策必定来战。”

  周平仔细分析着,说到底,就是想要借用黄射的水军,渡过江去,吸引孙策兵马来战。

  这时候孙策不想打也不行,刘备就能从被动变为主动,打不打由自己说了算。

  事实上,孙策也不可能让刘备渡过江去,进入自己的后方大本营。

  如果刘备真的渡江到了丹阳,孙策无论如何都要来把他们赶走,战场就会从九江变成了丹阳。

  孙策和袁术的兵马,现在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

  一个是庐江,袁术和张勋守着皖城和居巢。

  另一个是历阳,由孙策亲自率领的三万兵马。

  还有一个是曲阿和丹徒,由张昭和程普等人统领,防备着广陵之敌。

  庐江的襄安屯守着徐琨的三千兵,丹阳的春谷也屯守着蒋钦的三千兵,他们所要守的正是渡江之道。

  刘备如果只有自己的兵马,想要渡江并不容易,但是有了黄射水军的相助,渡江就比较容易了。

  “渡江之后,我们大军深入敌境,是否会有退路?”刘备担忧道。

  “夺下襄安之后,我们可以留下一支人马屯守,以作退路。”周平说道。

  刘备微微颔首,如果守住襄安,想要渡江退走就容易了。

  不过袁术和孙静有三万多兵马在,要留下多少兵马屯守襄安才合适,留多了,渡江的兵马会不够用,留少了又怕守不住。

  带着这个忧虑,刘备又问道:“先生以为,该留多少人守襄安为妥?”

  周平答道:“三千人即可。”

  刘备惊道:“三千人如何能守得住!”

  “主公是担心袁术会遣兵来攻吗?”

  听周平如此问,刘备点了点头。

  “袁术如今只有死守之心,毫无进取之意,即使来攻,他也不会举大兵而来。有三千兵据城而守,而敌无勇将,纵使两万人来攻,也必可坚守无虞。况且,彼时合肥之兵也可援助,主公可以勿忧。”

  “子义,子敬,你们有何想法?”

  刘备转问太史慈和鲁肃等人。

  听了这么多,太史慈和鲁肃都明白周平之意,舍弃袁术而攻孙策之后,引他来战,这确实是好主意。

  如果在丹阳与孙策一战得胜,不但可以扬己之威,灭敌之势,还能得到丹阳之地。

  在这一点上,太史慈身为丹阳太守,当然是非常乐意。

  “主公,先生之见甚妙,孙策不欲来援舒城,咱们却可渡江袭攻其后,丹阳是其必救之地,必会来战。到了丹阳,慈和曹将军还可多募兵士,以壮我军。”

  太史慈所说的曹将军是曹成。

  曹成是丹阳人,在丹阳也属豪强之家,召募兵士也会容易,再加上太史慈这个丹阳太守的身份,召募兵士就更轻易了。

  “渡江而攻,确实是妙策,袁术乃易败之敌,孙策若是先败,袁术便可不攻自破。只是,舒城是否要留兵屯守?”

  鲁肃也赞成周平的渡江之策。

  但对于舒城,却不太情愿放弃。

  毕竟他现在已是身为庐江都尉,而周平是庐江太守。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