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章_命定终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恋上你看书网

  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径直走到雕像旁,凝视着它。这时,雕像发生了变化,它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它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它的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盖拉蒂向皮格马利翁走来,她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的气息。不久,盖拉蒂开始说话了。皮格马利翁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皮格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皮格马利翁称他的妻子为伽拉忒亚。

  这只是一则神话故事,可后世的人们却从中总结出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内容说的是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1938年,由英国大导演执导,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卖花女》也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起连环失踪案同样让我想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只不过是个反效应。”龚克坐在屋子边角,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表述自己的推理:“除了童丹青之外,其余四人都是遭受过童年阴影的,譬如曲三元的父亲是酒毒,档案在录他因为家暴被曲母报警五次之多。第二名的涂帆母亲是继母,从反馈信息上看,涂帆幼年有被针扎摔打的经历,至于其余两名……”龚克没往下说。其余两名是女性,一个是单亲家庭,另一个的情况和曲三元差不多。

  夏图补充了龚克没叙述完的资料:来自单亲家庭的那个已经被证实当年被一度的继父性侵过。

  戴明峰就不懂了:“可这做得了侦破案件的证据吗?况且我看这几个人心理都算健康,还都是高学历,社会地位称不上高,但也不低吧?”

  “就是因为表面看起来心理很健康才奇怪。”从心理学角度讲,儿时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最难愈合的,即便坚持长期的心理疏导也很难把这种影响完全消除,而从曲三元那份心理医检报告看,似乎是某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让曲三元从心底把那段记忆刻意的忽视了。

  什么样的心理暗示做得到,似乎没什么比和一个同他有过相同经历、却又比他成功的榜样人物的激励来的有效了。

  “这是我们去曲三元公司电脑里搜集来的资料,一封是一个月前的,在垃圾箱里忘记清除的。”夏图拿着打印出来的纸质版,发声朗读:

  Qu: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他们现在这么暴力地对你,同那个男人当年对你和你母亲,同我当年的经历是一样的,我们只有比他们更暴力,更强大才可以活下去,我会帮你……

  Z。

  “这个Z大约就是以帮忙为由让曲三元自行从家离开的。”龚克说出自己的推测,不过这些推测在警方看来未免有些过于牵强,他们办案是需要实打实的证据的。

  就在这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