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百三十五章 聚三花,凝五气,今为炼气士_游方道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应着脑海中那片无穷无尽的汪洋,秦先羽默然不语。

  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练气士!

  上古练气士,因天地骤变,故而从中又演化出方士的道路,再到最后,由方士而出道门羽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秦先羽却从道家境界,化为方士之学,如今更是成了炼气之士,竟与天地修行之人演变的道路相反。

  当时白色内丹破碎,内中没有元胎,只化出几近无穷的先天混元祖气。

  而这些先天混元祖气,许多融入肉身,使得这具地仙之体,几乎胜过真仙道体。

  而这些先天混元祖气幻化的浩瀚海洋,也随着升至上丹田。

  ……

  金丹破碎之后,元胎化道,便会从下丹田,升至上丹田,成为道胎,稳坐泥丸宫,镇守天庭穴。

  如今他没有元胎,内丹破碎之后只有无穷无尽的汪洋。

  可严格而论,这无穷无尽的汪洋,是否就是所谓道胎?

  如今浩瀚汪洋已经从下丹田之处,被大道之树抽出,灌注到了上丹田的祖穴之中。如此,是否又酷似道胎升至上丹田的路数?

  但他只见了一片浩瀚汪洋,而不见仙家内胎。

  尽管他自信,如今已胜过许多真仙道祖,但他思索之后,对于自身境界才有一个新的想法:修道第一境,练气。

  ……

  所谓练气境界,其实就是练气士。

  对于练气士而言,本是没有境界之分的。不知何时。因为后来的天地变化。修行之士,多止步于九寸真气,至多也是一十三寸真气,难以再增。

  然后才演化方士,道门羽士,添上了许多境界的变化。

  如今,秦先羽体内的真气,又何止是一十三寸?

  他打破了这个桎梏。又没有道家境界的变化,实则便是一位本领高深的练气士。

  秦先羽初时有些惊讶,但勉强平静,细想,上古练气士乃是当今道学的源头,若非天地变化,不见得逊色于道学。

  只是练气士终究随着天地变化,而止步于九寸或是一十三寸真气,不能寸进。可秦先羽打破了桎梏,便不受此中束缚。那天地骤变带来的禁锢,对于他这位练气士。实则未有影响。

  “传闻练气士之法,与道家法门不同……”

  “道家法门,有诸般境界,就如同一个小杯,随着境界突破,形成一个小碗,再有突破,便是一个桶,继而是池塘,湖泊,大海。”

  “然而,境界若不突破,哪怕再是如何刻苦修行,也如同倒满了水的桶,不能再承装一分一毫,只会流溢出去。”

  “因此,才会有修道之人,境界难破,导致一生一世,修为不得寸进,原地止步。”

  “可一旦突破,池塘化作湖泊,内中水流也会刹那扩展。也正是因此,道家境界一经突破,道行便会有天翻地覆的飞跃。”

  秦先羽盘膝而坐,顶上显露三色光泽,分精气神,号天地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