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4章 好戏在后头_超脑黑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丁华辉这种高手,由于经常处理这种事情,早已得心应手。

  他看了一会儿日志,然后直接写了一个脚本代码,将那些含有特定关键词的正常连接记录全部进行过滤将可能异常的记录直接保存为另外一个新的文件中。

  这就是类unix系统的命令行工具强大之处了。系统管理员,或者技术人员想要实现什么功能,直接通过特定的命令就能完成,甚至可以直接在终端里面编写代码,直接执行。

  在indos下,要实现这样的功能,通常都是使用软件进行操作,要是没有完成这样功能的软件,可能还要另外编写。

  当然indos下也有dos命令,但是dos命令功能并不强大,相当于被阉割了的unix命令,很多有用的功能都没有′要想使用,智能编写工具软件。

  将正常的连接记录过滤之后,留下来的记录便相对来说比较少了。

  丁华辉再次将十分钟之前的记录全部过滤,只留下十分钟之内的。

  经过三番两次地这样过滤,他便得到了一份最终的记录结果。

  他首先检测入侵记录,看看对方是否已经通过什么漏洞突破了他们的防线,进入了系统中间进行肆意破坏。

  最终的检查结果是否定的,根本没有对方入侵的痕迹。

  他过了一遍惊讶地发现,里面的记录,看上去似乎都像是正常的,根本没有什么异常记录,也没有什么异常ip

  “不可能,肯定有哪个地方没有看清楚。”

  丁华辉不得不从头开始重新检查了一遍。

  不得不说,丁华辉的耐心非常好,可能是他知道,要想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不得不耐下心来,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他反复过了好几遍之后,终于有所发现!

  “我靠了!”丁华辉忍不住说道“一个数据包?这怎么可能?”

  他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异常之处——仅仅只是一个syn同步数据包!

  syn即同步的意思,这个数据包,是在要连接的双方在进行三次握手的时候,申请方向服务器端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

  这是一个非常小非常小的包,就是网络上常见的tcp/ip协议用来传输的数据包,其名称为ip数据报。

  在这个数据包的头部,有一个被称为“首部”的固定长度,总共是20字节,这是所有数据包都有的共同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包含了一系列的信息,按照32位也就是4个字节为一段,前12个字节,包含了诸如版本、长度、标识、片偏移等信息。而最后八个字节中,前四个字节是数据包的源地址,也就是发送方的ip地址,后四个字节,则是目的地址,即接收方的ip地址。

  这个“首部”就如同是一封信的信封一样,在上面标明了这个数据包进行流动的所有信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