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西域神像_九龙天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实在是受不了他这种说话方式,太啰嗦了!我直接开口问道:“郎贝勒,您刚才说有事,不妨直说!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得上。”

  郎贝勒看了看门口,突然压低了声音,“我店里前段时间,收了一件怪东西,看样子应该是一件鬼货!我当初也是为了图个新奇,贪个便宜,可没想到这个东西真的很邪门!今天有幸遇到二位高人,二位能不能帮我掌掌眼,看看这个东西的来历!”

  没想到,郎贝勒竟然说出这样一件事,我和元宵对视一眼,“这.....”其实,听到这件事,我俩心里都没底。我心说:我去!我俩懂个茄子!

  不过,元宵可能比我还要强一些,毕竟从小耳濡目染,而我基本就是顶着发丘传人名头的半吊子。

  不过想归想,心里发虚,但是脸面不能丢。元宵皱了皱眉,“郎贝勒,您先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郎贝勒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面前的一杯茶,一饮而尽,开始给我们讲起了这件邪门的事情......

  大概是两周之前,也就是春节刚过,正好是长假期间,所以放假休息的人,加上外地的游客,以及世界各地的老外,一时间潘家园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这也是各位店主摊主赚钱的旺季。

  每天凌晨,天都还没亮,但是那个时候,潘家园就已经开始有不少的人影晃动了,很多人举着手电开始逛市场。这种情况,是老北京的一道特色,俗称鬼市,也叫晓市。兴起于晚清和民国时期,一般从后半夜开始,天亮就结束。当时的人们称之为“三更半夜撂地摊的买卖”。

  例如当年比较有名的,德胜门外的晓市,崇文门外的东晓市,宣武门外的夜市,以及潘家园的鬼市,大体都是如此。

  所谓鬼市,开市极早,摊主和逛市的人,都提着小灯笼,那个时候照明设备简陋,整个市场放眼望去,影影绰绰,飘忽不定,一点点灯火,来回晃动,实在是鬼气十足,鬼市之名也因此而来。

  之所以选择这么早开市,还是跟市场上的东西有关,有些偷盗之人,取来的东西都见不得光,借着夜色把东西出手,谁也看不清谁,免得露了行踪。也有一些人卖的是假货赝品,趁着天亮之前,光线不好,找机会出手,到时候一拍两散,卖完就走,等买家发现上当的时候想找人都找不到。还有就是,晚清民国时期,很多的贵族王侯都开始没落,家里面入不敷出,保不齐要拿一些东西出来卖掉,好填补家用。但是毕竟当初也是显赫一时,一时间也放不下身份,只好趁着昏昏暗暗的光线,把东西卖出去,免得被人看出来,丢了面子。

  这几种情况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鬼市。所以说,在鬼市上,是有可能捡漏,淘到珍品的,但是也不排除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