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7章 皇帝仁厚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7章皇帝仁厚

  靳贵从王府回来以后忙不迭的就去和皇帝禀报。

  哪怕仅从可怜一个老人的人道主义出发,朱厚照也不得不急,靳贵还未跪下他便急问:“怎么样?太医怎么说?”

  “回皇上的话,太医说王阁老的病重而急,如今风邪已客居半身,且内居营卫,营卫稍弱,则真气去,以致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朱厚照更他妈急,“说点儿朕听得懂的,朕又不精通医术。”

  “便是气血瘀滞,痰浊内蕴,阻塞经络,脑髓失养,因而眩晕呕吐,语言謇涩、肢体僵硬。”

  坏了!

  听这个描述就是中风了。

  原来他急,但事已至此,他也逐渐冷静下来,“天,不遂人愿呐。太医有没有说,王阁老……王阁老还有多少时日?”

  靳贵无奈摇头,“太医说王阁老轻则偏瘫,从此失语,重则……重则三五日便去了性命。如此重症,乃是天意,人力已不能及。”

  朱厚照回到龙椅上坐着,静而不语。

  良久,靳贵劝说:“陛下,人有生老病死,此为天理寻常,还请陛下珍重龙体,切勿忧思过甚,以致气淤于内。”

  “王炳,可有子嗣?”

  “有两子,长子壮年病去,幼子夭折,如今仍有长孙女侍奉于床前。”

  哎。又是一个晚景凄凉的。

  毕竟已经正德十年了。

  实际上,一般从这里开始他就要接连不断的送走当初的老臣了。

  因为他继位之时能冒出头的一般都是前朝的老人,这些人混到今天岁数不可能小,像李东阳,大概也是不久于人世了。

  之前的闵珪更是几年前就走了。

  熬到正德十年,杨一清已经六十二,王鏊六十六,杨廷和五十七。

  这都是高龄,别说旁人了,他自己能不能活到五十都还是个问题呢。

  “传旨。”朱厚照一扫心中的阴霾,很快振作起来,“加封王炳为武英殿大学士,授太子少保,另赐金一千两,银一万两。”

  “皇上圣明仁德!”

  “可惜他只有一个孙女,那个孩子多大?”

  靳贵也是见过的,但是他一个老头子问人家姑娘多大岁数,这实在不合适。

  还是尤址机灵,他马上补上说:“陛下,王阁老的孙女今年十四岁。”

  “喔,还很小呀。是否许了人家?”

  “额……”靳贵继续尴尬。

  还是尤址讲,“还没呢。”

  朱厚照又吩咐,“这件事……尤址你记着,若是哪家有合适的少年郎要提醒朕,朕来为王阁老做媒。”

  靳贵和尤址听了都有些动容,皇帝算是服务到家了。

  其实本来他又是赐金、又是赐银的,就是考虑到了嫁妆这一层。

  王炳为官尚算清廉,许多人都以为是靠拍皇帝马屁,这当然是一个因素,可拍马屁的人多了去了,怎么就他拍出来了呢?

  人到了这个关口,朱厚照就要各种成人之美,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