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6章 一众才子,文官集团的壮大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租,种下多少收获多少都能做为家用,众多百姓自然也是干劲十足。

  好歹如今李天衢接管义成军藩镇也已有了一段时日,随着大批的流民迁徙涌入,接受安置,郑州与滑州治下各处县坊多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罗隐、罗邺、罗鄂、杜荀鹤、张乔等人看在眼里?也都已确定李天衢也并非是那种一味穷兵黩武,而不知施政济民的军阀?遂先后那拿定了主意?肯投从成为李天衢的助力。

  “在下十上不第,又因黄巢贼乱不得北上?隐居于九华,在这般乱世苟全性命。蒙节帅纡尊降贵?遣醉吟先生前来招抚?提携我等仍能以有用之身图个济世扶民。自是铭感五内?遂愿供节帅...主公驱驰。”

  以罗隐为首向李天衢恭敬表态,罗邺、罗鄂、杜荀鹤、张乔几乎也都是一般的说辞。而以罗隐为首招聚的九华山隐士,连同他宗室血亲当中才名远播的文士,除了与并赞为“三罗”的罗虬?以及昔日同乡章碣等仍是不愿出仕?甘心在这般世道幽居山林做个隐士之外,其他但凡是仍打算投从一方势力争个荣禄功名的文人,几乎也一股脑的被李天衢招拢过来。

  李天衢当然立刻上前搀扶起几位当代名士,凭心而论?李天衢先前虽然未曾与罗隐谋面,但是他所创的诗词却也没少吟过...譬如当初大学四年?时常与哥几个下馆子喝酒时习惯嚷嚷的那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这句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便是由罗隐所创......

  如此甫一相见,李天衢与罗隐等人便甚是亲密,引众人到了藩镇牙署节堂之内,还未等设席宴管待众人,似乎也是因为在九华山已隐居了太长时日,入座后罗隐等一众文士也立刻又与李天衢询问藩镇民政事宜。

  罗隐倒也与大唐诗仙李白的仕途境遇有些相似,由于撰文著作时常讥讽时事,就算所做的诗词文章倍受世人推崇,再是才华横溢,也不免为官宦权贵所憎恶。科举应试了十几次却仍未上榜而得录用,好不容易做得衡阳县区区一个主簿,那都已经是十几年前的老黄历了,再加上黄巢祸乱这么一闹腾,北往求个出身不成,所以也就只得隐居山林。

  可是他这个倾向于道家的大贤也有股文人倔劲,现在仍是力图研究治国安民的“太平匡济术”。而道家治国所提倡的无为而治,也绝不是撒手不管任其自如,譬如汉初三杰萧何便信奉黄老之术,主旨为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戚,虽说单靠治下军民觉悟而“自为无为无不为,自治无治无不治”的理念李天衢并不认同,但是以罗隐所笃信的道家很多治政思想,似乎也很适合招抚安置流民,而重整百废待兴土地上民生的唐末乱世。

  明明尚未饮酒,可罗隐与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