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48 渤海国,根本不必去救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出兵奇袭后方,正可以解了渤海国的燃眉之急。

  何况之间有汪洋大海相隔的日本截然不同...日本一直要求渤海以称臣纳贡的名义维持邦交,渤海国则将对日关系视为对等外交,名义上臣服于中原王朝并不掉价,可是我国凭什么要矮当初被大唐打得服服帖帖的日本一头?

  所以就算与日本走动得频繁,可彼此也因名分上的争议也曾闹得很不愉快...但对于渤海国而言,向中原王朝称臣又能有什么心理障碍?本来便与唐朝一直维持宗藩关系,如今由魏朝成为中原正朔,而且完全具备北伐契丹的条件,那么大諲撰这个正史中渤海国的末代君王,当然会尽快遣使赶来要抱大腿,迫切地盼望中原王朝能够成为他强大的靠山。

  谷嗳

  然而李天衢拒不接见,只是让礼部侍郎崔沂去应付那成天哭爷爷、告奶奶的登门求见,心急火燎的乞望魏朝能发兵北击契丹,以救援本国的渤海使臣...当崔沂赶赴内朝,向李天衢转述对方的言语,便又奏道:

  “陛下,渤海使臣称契丹实乃虎狼之国,欲壑难填,若是我朝任由其吞并渤海,则如噬人的恶虎生出双翼,早晚还要觊觎中原,必将为我朝心腹大患...还说当年唐廷太宗皇帝有言:高句丽不除,后世必留大患,遂兴兵救援新罗,一举肃清东北边患。便奏请我朝能够征契丹以救渤海,渤海国尊奉中原,子孙世世代代愿为臣属,做我朝北境藩篱以节制契丹那等大患......”

  “还是那些陈词滥调么...无论契丹也好,渤海国也罢,朕要的不是让他们名义上臣服,早晚也要将东北面大片疆土并入我朝。那么契丹先灭渤海,再由我朝吞并契丹,还是我朝相继覆灭契丹、渤海两国...这又有什么分别?”

  批了半日奏折的李天衢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些酸麻的肩膀,便又长声说道:

  “趁着契丹攻打渤海,我朝大举挥军南下,已灭吴国、筹谋吞楚,趁势进取越国,吴越、闽国,也是指日可待,更需要安抚民心、稳定时局...如此先南后北,当然也不应提前与契丹决战。”

  魏朝、契丹先前倒也显得有些默契,一个往南打,一个往东北面扩张,而避免双方爆发战争...也不单是因为还有李嗣源统领游牧兵马在中间搅局,双方兼并领土都讲究个先易后难,现在还并没到彼此公然撕破脸皮的时候。

  然而李天衢心说与我朝兼并吴、楚等国的形势大有不同...毕竟南面那些割据政权,都是接受前朝唐廷册封,都以唐人汉儿为主体,本来便是血脉同源,同文同种。而且诸国也都承认魏朝是中原正朔王朝,那么向南拓张,这也绝对谈不上是征服外族的侵略战争,而算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