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22章 连襟见连襟_买来的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逊说完对庐江的分析,又更为孙权揭露吴国边军中的一个现象:

  边境之将,多喜请战犯北,此看似为国,实则更多是为私。

  一是因为他们可以累积军功,二是可以掳掠边境百姓为部曲。

  赢,不足伤魏之根基,唯实诸将部曲;败,则损陛下之威,更是虚耗国家粮草兵卒。

  望陛下察之。

  这一番话,就差是指名道姓说诸葛恪这些年来不断骚扰北边,除了充实自己和自己手下诸将的部曲,对国家根本是没有什么好处。

  前年那一战,已经算得上是吴国的倾国之战。

  东西双线,几乎是先后全军尽出。

  不但耗光了吴国府库的最后一粒粮食,甚至还向汉国借了不少外债。

  若不然,何至于连荆州的关税都全部抵押出去了?

  甚至拿下襄阳之后,孙大帝还默认了南郡一带改稻为桑。

  没有办法啊!

  除了要还外债,自己家也要想办法尽可能地,或者说,尽快地开源。

  若不然,府库空荡荡的,换了谁,心里也会慌慌乱。

  没了汉国源源不断地支援,就算是把大泉铸到五千,那也吃不住劲啊!

  光是正在组建的五千骑军,这还没有开始打仗呢,一年所消耗的钱粮,就抵得上一支五万步军——这还是不打仗的时候。

  养一匹战马所耗,至少相当于养六七名士卒。

  再加上骑卒所耗。

  还有需要配备的兵器,盔甲等等。

  养一骑可养十步卒,真不是说笑的。

  这还算是节省的。

  真要按汉国那种养法,那就更高了。

  就吴国这点底子,原本光是养国内这些水军步卒,都得铸大泉一千。

  如今还要多养这么一支骑兵,没了汉国的支持,财政崩溃那就是眨眨眼的事情。

  孙权当初也没想到养这么一支骑军的负担会如此沉重。

  要说他心里没有一丝后悔,那肯定就是假的。

  但事到如今,他就是心里再怎么后悔得滴血,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撑下去。

  毕竟付出这么多心血,还给汉国送了造船技术,教了船战之法。

  最后一战未打,就把骑军解散了,那才真是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沉没成本太高了!

  不光是吴国的府库不支持吴国再打一仗,而且吴国国内的局势,同样也不支持吴国再像早年一样,能年年出大军北上。

  前年偷袭寿春差点得手,但最终功归一篑,接着太子孙登突然病重身亡。

  对年逾六十的孙权来说,委实是不小的打击。

  如今吴国国内暗潮涌动,孙权已经感觉到时间紧迫,不得已把重心转到了整顿内部,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对外。

  故而此时陆逊的上奏,实是正暗合他之意。

  于是他装作纳听谏言的模样,暂停派兵过江,又让有司占卜北边之事。

  很快,太卜上疏,言有望气者判断不利于出兵。

  果然,不久之后,江北再次传来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