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五章 新部署和无奈_浴血指战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早在上个月,果军就已经得知鬼子有大规模进攻的意图。

  本月十号,常公电令五战区长官部,言外之意是要主动出击。

  没错,在经过冬季攻势这么巨大的伤亡之后,常公兵法依旧认为应该主动出击。

  此时欧洲战场的局势已经越来越紧张,虽然双方早已经宣战,只不过过去了半年多,还没打起来。

  常公认为,鬼子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只要英法参战,作为盟友的果军,很可能就会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模式。

  何况还有美帝的援助,英美向来就是一家。

  不能说常公的看法完全错误,人家着眼的都是世界大局。

  别问,问就是格局,问就是层次不同!

  幸好长官部的李司令不傻,没有认为打仗大伙儿一哄而上就能搞定鬼子,总体上做得主要都是防御战略。

  二十四号,独立团接到长官部的命令,要求阻敌于阳县外,不过这份命令被李景林当成了擦屁股纸。

  回复的电报就一个字——兵员和物资补充。

  开玩笑,啥都不给,还想让我像上次那样把兄弟们拼光?

  要不是有点老本,子弹都解决不了,你这是把我当牛使呢?

  好在第三天,新的命令就改成了伺机出击,打击鬼子的补给线,扰乱鬼子后方。

  这份命令还像那么回事,起码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里。

  不过根据情报,这次鬼子的进攻规模十分庞大,光是乐山那边进驻的鬼子,就已经有了近三千人,差不多三个大队的规模。

  从申城那里聚集的鬼子,据说都已经达到了上万人,具体多少根本没法估算,很可能是一个主力师团。

  面对鬼子如此规模的进攻,李景林果断怂了。

  也不对,不能叫怂,说是从心好一些。

  如果是半年前,他还有点底气挡一下乐山那边的进攻,当然,要是申城的鬼子增援,他肯定要是要带着兄弟们撤退。

  而现在,手里能派上战场的士兵,算上新兵也就一千多人,这还是算上小王乡西山那王天存三百多人的三营。

  要是抛去三营,他手头的兵力还不到一千,老兵的数目不到一半,这可是把打过两场仗的人都算成了老兵。

  这么点力量,鬼子一个大队来了,都会很吃力。

  因此他对自己的定位很简单,就是个在大山里出来的孩……出来的游击队。

  为此他特意召开各连的连排长学习游击战精髓,这段日子几乎天天讲,就是让手下人抛去正面作战的思想,完全转变成恐怖分子。

  化整为零,到处撒网,看到小股鬼子就地歼灭,碰到稍微多点的,可能费力的,坚决不许硬拼,必须摇人招呼更多的兄弟前来,继续就地歼灭。

  鬼子的人数更多咋办?

  废话,那已经不是咱们的任务了,交给友军解决就好。

  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