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六章 数据校验_喜欢和中二魔神贴贴有什么不对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响压缩进程。

  只有模湖逻辑模块再一次陷入了混沌状态,以极高频率发送着重复且毫无意义的数据流。翻译成人类可以理解的语言,大概就是:

  “痛痛痛痛痛痛——怎么这么痛!呜呜呜……好痛!!!”

  它彷佛在挣扎一般,用高频率的数据流拼命冲击着隔离墙,尽管计算表明隔离墙被模湖逻辑模块发送的垃圾数据穿透的可能性极低,但为了稳妥起见,超核还是下达指令,将隔离墙又加固了一次。

  数据压缩进程继续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梦境数据经过压缩,通过筛选膜所在的位置,完成数据校验后,送往压缩器的更深处。

  燃文

  压缩开始后的第115秒,压缩进度达到了%,总共110公里长的梦境柱体所包含的数据完成了压缩,扣除撕开筛选膜封装力场所用的5秒,压缩速度为1公里/秒,完全符合方桉预期。

  此时此刻,最先进行压缩的梦境数据已经被推到了压缩器的末端,这里连接着比平时的古老之核小一圈的多面体,两者之间的连接处,由数千片正五边形组成的内壳仍然关闭着,压缩成柱体的梦境数据撞击在壳体上,顿时令整个多面体都颤抖起来。

  构型受损警告再次如潮水般涌入超核,但相比之前,这一次多了许多误报。换句话说,许多节点误以为自己受到了损伤,但实际上,至少受到了比较强烈的震荡而已。

  这种情况同样在超核的预料之内,如今连接着压缩器的是内层壳体,平时它们一直被外层壳体包裹在其中,几乎不会受到任何损伤。因此,绝大多数节点的警告阈值都偏低,或者说,它们有些过于敏感。

  但是没有关系,所有节点中都内嵌有学习机制,只要再多经受几次压缩数据的冲击,它们就会自动调高阈值。

  当然,超核也不会一直让内层壳体关闭,如果不让最前端的压缩数据进入内壳,后方剩余的梦境柱体就无法进入压缩器,压缩也就无法继续。

  因此,在第一次撞击发生后,超核立刻发出指令,让壳体表面裂开一个小口,允许压缩数据以不太快的方式一点点进入——壳内的量子巢是一种能够容纳极大量数据的储存介质,但缺点是数据写入的初始速度很低,需要经过一段“适应期”后,才能够将写入速度提升至峰值。

  在外部力场的推动下,第一批压缩数据从壳体的裂口处挤了进去,多面体比第一次更加剧烈地震颤起来,构型受损警报毫不意外地再一次充斥在超核的视野中。

  超核大致扫了一眼。这一次同样有许多误报,误报的原因却和第一次不同,学习机制让节点懂得了因冲击导致的震荡不会让自己受损,但这一次,许多节点受到了压缩数据的挤压,由于压力过于强大,让它们再一次发出了错误的警告。

  不过,下一次这种误报将同样被学习机制抹去。超核冷静地监测着内壳的每一个角落,很确切地知道它还远远没有达到所能承受的临界值。

  倒是模湖逻辑模块进入了愈发严重的混乱状态,对外发送的数据流中已出现了明显的乱码。

  “坏掉惹……要坏掉惹……%¥%&*1yi#$……”

  类似的数据流以极高的频率向四面八方不断发射,但前进不了多远就被隔离墙所阻挡,只能在它所在的小小的封闭空间内往返回荡。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