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8章 朝辩_定居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之中,以今年棉花的产量,连一个军都无法装备,难道要先紧着军官来吗?那岂不是我三军之心吗?”

  潘德庆一听,哪还敢让他继续说下去,连忙道:“薛侍郎,何以如此误我?下官绝无此意!”

  “绝无此意?自古以来,无心杀人却要人命者最可恨,在薛某看来,潘御史便是这样的人!口口声声无心,口口声声无意,口口声声好心,岂不闻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么?平阳公主殿下在苇泽关镇守时,不分寒暑,每日卯时点兵,日日操练,无有一日断绝!殿下曾说,只有苦练的精兵,无有养尊处优的勇士!朝中带兵之将不少,想来皆是这样过来的!正是这些将士们的日日苦练,方才有潘御史在长安安享太平之余,尚能用小仁胁大仁,大放厥词之语!敢问潘御史,羞也不羞?”

  “好!”

  朝中武将们纷纷喝彩。潘德庆脸色苍白,嗫喏道:“下官乃是文臣,自该留在后方!”

  薛朗肃然望着他,道:“确实,文武各安其职,方才有太平天下,但是,没叫你在后方妖言惑众,动摇军心,该当何罪!”潘德庆吓得又跪伏到地上,连连讨饶:“圣人,臣没有,没有啊!”

  圣人冷哼一声,没搭理他,转而对朝臣道:“白叠子……也就是幼阳所说之棉花,去年由幼阳提出时,平阳便曾写过疏奏,政事堂应曾阅过?”

  政事堂的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确实看过。圣人道:“当时朕写信与她,让她且试之。后来虽试种成功,然受限于幼阳先前所说之诸多条件,无法如红薯、土豆般大面积推广。今年种植的这些种子,也是多方筹措而来,西苑从去年就在积攒种子,今年一棵未种,种子全予平阳试种。关于今年的收获,平阳曾数次进宫向朕禀报,与朕商榷。朕与平阳一致认为,因无法大量种植,今年仍以积攒种子为主,所得棉花用于研发棉织技术。”

  除政事堂的大臣外,其余大臣面面相觑,想不到内中还有这等因由,以棉花如今展现出的用途来看,关乎国计民生,在圣人未下敕,门下未拟诏书公布之前,知情的大臣予以保密,是默认成俗的规矩。

  薛朗作为经手人,自然也知道,所以,今天朝堂之上,只说客观条件限制,半句不提朝廷决议。

  圣人复道:“我儿平阳,以女子之身立下偌大功劳,却从不曾夸耀于人,有功于江山社稷,白叠子之耕种、织法之研发,从头到尾皆是她一人打理,朕把今年之收获交由她处理,何错之有?竟让无耻小人以仁义之名,无端构陷,简直岂有此理!”

  “圣人恕罪,微臣不知其中内情,然微臣也是出自好意!”

  潘德庆连连磕头求饶。

  圣人冷哼一声,肃然道:“朕不管你出自何意,然此例不可开!朕今日若饶了你,岂不是告诉天下与后人,以后行事可以小仁压大仁,可以小善杀大善吗?天下间无有此等道理!来呀,拿下潘德庆!”

  “喏!”

  殿中卫兵立即上前,一左一右拿住潘德庆。

  “且慢!”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