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敌人来了_大秦五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营,各诸侯王跟项羽用过早饭后,各自回去。

  赵王赵歇回到赵军营寨后,带着三个最重要臣子,来自王帐。

  陈馀和张耳两人,原本是刎颈之交,在项羽北上巨鹿前,秦军把赵歇和张耳围困在巨鹿,在巨鹿外围的陈馀有数万兵马,却因畏惧秦军而不敢派兵营救,让赵歇颇为不满,张耳更是因此怒火冲天,事后曾大骂陈馀。

  自此以后,张耳和陈馀心生芥蒂,在前往楚营和从楚营返回途中,两人之间未交谈过一句。

  赵歇问道:“三位爱卿觉得,函谷关秦军能守多久?”

  陈馀对此很乐观,说道:“大王,暴秦大势已去,灭国已成定局,秦军士气低落,又有骁勇之楚军攻城,函谷关最多能支撑半个月。”

  自从巨鹿之战后,秦军士气低落,楚军和诸侯军队联合起来,所向披靡,他认为函谷关秦军同样如此,就算孟通不肯投降,也守不了多久。

  张耳却持不同看法,瞪了陈馀一眼,说道:“哼!迂腐之见!嬴子婴诛杀赵高,又让尉缭做了丞相,必定不简单。暴秦昏君和奸臣都已死,秦军士气定会有所提高,函谷关何等险要,要攻破函谷关,最少要两个月,甚至半年。”

  陈馀很不爽,别过眼去。

  赵歇不希望两个最重要的臣子有矛盾,但当初在巨鹿时陈馀畏惧不前,的确太不应该,难怪张耳心生怨恨。

  对于赵歇来说,陈馀和张耳都是他的恩人,是在两人的共同拥立下,他才得以成为赵王,让赵国重新复国。

  赵歇目光再移向李左车,想听听他的意见。

  李左车年约三旬,身材高瘦,是名将李牧子孙,在秦末赵国复国后,就一直跟随赵王,是赵国臣子中第三号人物。

  李左车心中已有计较,不卑不亢道:“大王,臣认为,秦军士气、战力如何,需等楚军攻城后,仔细观察方能知晓。”

  赵歇、张耳都知道李左车胸有韬略,皆认可这个说法。

  李左车再道:“大王,若秦军士气高昂,死守函谷关,臣愿率军北渡黄河,再挥师向进,从黄渡三个渡口中,寻找渡河机会。”

  这只是一种假设,在场四人都希望,能从正面夺取函谷关,不用再远距离迂回渡河。

  在联军营寨的南部,是茂密的森林,从十月初五开始,每天都有楚军在砍伐树木,制造攻城器械。

  龙且严格督促着,做好攻击函谷关的准备,在楚军中,有专门善于制作器械的人员。

  ————————

  子婴来到函谷关后居住下来,时刻准备着迎战敌军。

  在函谷关关城内,他每天都跟士兵同食,这餐是跟这批士兵,下一餐跟另外一批士卒进食。

  子婴很少再跪坐了,取而代之的坐在椅子上,比席地而坐舒服多了。

  从普通士卒到将军,皆对椅子这东西感到新奇。

  在每次进食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