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96章 军功爵位制已死,朕当如何激励_朕非汉废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何看这捷报?”刘贺指了指案上的捷报问道。

  刘贺的这个问题,看似在问这捷报如何,实际上是在问“大汉来年该如何应对匈奴”。

  孝武皇帝之后,大汉十几年没有对匈奴用兵了,西域诸国逐渐落入匈奴人的威慑中。

  虽然靠着常惠、傅介子等使节的“胆大妄为”,大汉可以在西域保持存在感,但是也难免让西域诸国首鼠两端。

  霍光有心重启对匈奴人的战事,但不管是现在还是原来的历史上,最后都是草草收尾,反而是乌孙国取得大胜。

  此刻,历史又走到了拐角。

  刘贺接下来要做的决定,将影响大汉和匈奴的走势,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走势。

  “赵老将军,你数次率兵出征漠北,又与羌人数次交锋,朕想听一听你的看法。”

  “老臣以为此次大捷与孝武皇帝时的漠北大捷相当,匈奴人实力大损,三五十年不敢犯我大汉疆域。”赵充国道。

  “韩卿又如何看待此事呢?”刘贺又转向问韩增道。

  “微臣也认为此次大捷难能可贵,可惜并非汉军所取。”韩增不无遗憾地说道。

  其余几个文臣听到这里,也都面露遗憾,而在这遗憾之下还有一丝的羞愧。

  堂堂大汉,发兵十几万,不仅没有任何斩获,还酿成了一场席卷数郡的动乱,实在太难看了。

  而身为属国的乌孙国,却取得了一场大胜,这让大汉脸面上更加难看了。

  而且不只难看那么简单,还可能让乌孙国和西域诸国轻看大汉,进而离心离德,引发新的危机。

  这就是大汉和属国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发生倾覆。

  值得庆幸的是常惠带着二十个昌邑郎参与到了大捷中,这为大汉挽留住了一丝颜面。

  想到此处,众人看向天子的眼神再一次变得恭敬起来。

  霍光出兵时,天子就数次出言劝阻,但都被霍光驳回了,他们这些臣子也暗笑天子不知兵。

  可若没有这不知兵的天子未雨绸缪,大汉的脸恐怕就要丢到交趾去了。

  “诸位爱卿似乎还有话说,不妨直言,内阁值房是畅所欲言的地方。”刘贺说道。

  “老臣去年率兵出击匈奴,未能取得寸功,实在汗颜,对不住天下百姓。”赵充国自责道。

  “微臣与赵老将军有同感,今日看到这捷报,自然更感到无地自容。”韩增也跟着叹气道。

  看得出来,这二人都有一颗要建功立业的心。

  虽然他们也确实立下了大功,但却是平叛之功,不是拓疆之功,总会有遗憾。

  “二位将军不必自责,未能建功,罪责不在你二人,在霍光极其党羽……”

  “若不是霍禹等人私通匈奴,早早就将汉军出征的方略告诉匈奴人,你们又怎可能无功而返?”

  “乌孙国即使再英勇善战,恐怕也难取得现在的大捷。”

  “此事不必再自责了,往事已经过去了,众卿应该向前看,想想大汉该如何谋划。”

  在刘贺这番情真意切的安抚和劝勉之下,赵充国和韩增再次拜谢,凝重的脸色终于稍稍和缓。

  接着,张安世等人也各自说了自己的看法。

  “微臣以为,不管大捷是如何所取,匈奴受损乃无可置疑的事实,边塞安宁,这就是大汉之幸。”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