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9章 汽车和大哥大_重生84,从养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汽车和大哥大

  三月一号,是开学的日子。

  王露终于入校了。

  在北绒厂的大院里,停着五台崭新的桑塔纳轿车。

  车头上悬挂着大红花。

  员工们经过的时候,都少不了看上几眼。

  这车可贵啊!

  摆这儿是什么意思?!

  会议室里。

  卢昌华端坐在台上。

  台下各事业部的老总都到齐了。

  服装事业部总经理王瑶,服装事业部销售总经理吴玥,食品事业部总经理胡大贵,粮油事业部总经理大洪,特种养殖事业部总经理吴霞。

  会议室主席台上挂着横幅。

  “昌和集团1989年终总结暨1990工作计划会”

  说起这个昌和集团,是内部的称呼。

  因为昌和礼盒在全国的知名度太高了。

  自从昌和罐头连续两年在央视上打广告,可以说人尽皆知。

  因此,他就把昌华食品更名为昌和食品了。

  这样更容易品牌传播。

  现在还没有公司法,个人创办企业很困难。

  为了更好的开展业务,很多人都挂靠在国营单位之下。

  到了今年,有人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创办的企业不知道是谁的了?

  也有很多单位和机构,直接跟创办人争夺企业的控制权。

  这就引发了大量企业摘帽子的运动。当然,这个帽子好戴不好摘啊。

  很多企业折腾了好几年才划分清楚产权。

  这也间接促成了公司法的出台。

  依法治国也就顺势而出了。

  作为重生者,卢昌华当然知道这一过程,早早的就不挂靠任何单位。

  像铁路局,早就暗示可以挂靠在他们名下,他婉言谢绝了。

  现在很多企业都没心思搞发展了,忙着打官司。

  而卢昌华的企业却在高速发展当中。

  昌和食品,1989年全年生产总值九千八百万,利润三千万元。

  北绒服装,从开工以来,产值五千万元,利润三千万元。

  锦鲤销售,产值一亿,利润五千万元。

  粮油加工,产值一千万元,利润二百万元。

  现在卢昌华有一亿一千万的利润在手。

  胡大贵对食品板块的发展,提出了兼并同类企业,扩大产能,品牌移植的构想。

  王瑶提出了国内开设品牌专营店柜,抓住高端人群,国外以代理商为销售渠道的思路。

  大洪提出,延伸产业链,向下游发展粮食类食品的思路。

  说白了,就是增加面食类烘烤设备,生产面包点心这些产品,进入供销社渠道销售。

  见大家伙都有了工作思路,卢昌华很高兴。

  如果什么事都要他亲力亲为,累死他也忙不过来。

  “好,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大家的思路,先说说胡大贵的。”

  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了下午。

  卢昌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胡大贵的思路是对的。

  可是现在实施有些操之过急,打铁还需自身硬。

  昌和食品成立的时间短,没有足够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