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8章 别样的联营_重生84,从养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8章别样的联营

  王瑶的提醒,让卢昌华一下就打开了思路。

  他当初不想搞羽绒产业是有原因的。

  一个是当时原料成问题。

  他一人养大鹅能养多少,不成规模,没法支撑一个羽绒厂的生存。

  再一个就是技术人才问题。

  东北就没有这样的企业,也没有人才基础,要是强行上马,不现实。

  现在可以说此一时彼一时了。

  由于他的罐头厂投产,需要附近所有水库都加入到原料供应链中,水面的增加也有了养鹅的基础。

  现在已经有了三十万只大鹅在茁壮成长,他要是再视而不见,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重生人士。

  原料是有了,下面就是人才问题。

  王瑶一句联营,让卢昌华瞬间顿悟。

  联营就是一个解决技术和人才的好办法。

  其实,联营在八五年左右就开始兴起了。

  很多的乡镇企业与各大厂搞联营,借用大厂的牌子,学技术,学管理,招人才,很快就超越了大厂本身,最后脱颖而出。

  尤其是技术性很强的行业,更是明显。

  羽绒产业的技术含量不低,在卢昌华的心目中,是一个大产业。

  尤其是鹅绒产品,要比鸭绒更高级。

  这也是他犹豫的一个原因。

  现在鸭绒产品,国内市场都嫌价格过高,迫使很多羽绒厂降低了含绒量,来适应市场需求。

  要是鹅绒产品上市,市场能接受得了吗?

  好在卢昌华想到了出口。

  国内没有市场没关系,可以先出口,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老百姓的收入高了,自然就会识货了。

  他理清了思路,就安心下来。

  第二天,跟王瑶报备了一下,他就直飞南昌。

  共青城现在也变成了大工地。

  到处都在搞建设。

  看样子,共青城是真不甘心只做一个垦殖场啊!

  下午一上班,卢昌华就去了老廖的办公室。

  “哎呀,这不是小卢总嘛,你怎么来了?”

  “廖厂长,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见卢昌华风尘仆仆,老廖也认真起来。

  “咱们也是打过交道的,有什么事你就说。”

  “今年,我们养殖了三十万只大白鹅,再加上农户散养的部分,可能会突破四十万只。”

  “啊?这么多啊?”

  老廖被卢昌华的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这已经快赶上我们的半数了。”

  “这不,我就来求援了。”

  “怎么个求援法?让我们给你代加工?”

  “呵呵,廖厂长,咱两家路途遥远,横跨了大半个中国,这来回的运费我都吃不消啊!”

  老廖点点头,说道:“是啊,代加工成本过大,鹅绒产品本就价高,伱们确实不划算。”

  “我想问问,咱们能不能搞个联营厂?”

  “联营厂?你们建厂了?”

  老廖就是一惊。

  卢昌华摇摇头。

  “我们没有技术,只能向你们求援。”

  “啊。”

  老廖心里稍安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