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0章 商定书画展细节_从珍珠港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周湘老先生,他是西洋美术中国化的大力助力者,也是一位美术教育的先驱。”

  杜克立即问道:“对了,所有的书画家,都有详细的介绍吗?”

  徐悲鸿抢着应道:“当然,每位参加书画展的大师,我们都拟好了详实的介绍,包括生平、籍贯,代表作,其艺术特点,考虑到是去一个文化与中国迥异的国度,我们还找人同步翻译成英文。”“那就好。”杜克颔首,“还有,此次你们一共准备了多少作品?”

  于右任捋了捋胡须,扬声道:“所有活在世上的书画家,我力排众议,只让每个人出具10幅作品,而其他几位先我们而去的大家,则完全按他们家属的意愿,不过数量也确实不多,都是三到五幅不等。总的数量悲鸿已经有所统计,共计155幅,包括美龄女士的两幅画作。”

  杜克来了兴趣,出声道:“美龄女士是哪两幅作品?”

  “一幅《云山图》,一幅《翠荷图》。”徐悲鸿微笑道,“您还别说,美龄女士的这两幅画作无论从造诣上还是立意和功底上,还是颇让人惊艳的,果然是深得大千先生的真传。”

  杜克自然联想到张大千其人,第一印象是他的画作在欧美国家很受欢迎,第二印象是这人一生中收了很多弟子,其中女弟子不泛其人,而美龄女士也是他的弟子之一。

  杜克于是问道:“前不久听说大千居士一直在敦煌临摹壁画,他回重庆没有?”

  “没呢。”徐悲鸿接口,“为了力邀他参加本次的书画展,我们抬出了美龄女士并给他发了一份电报,他这才一口允诺下来,不过,关于画展卖画赚钱,他早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1925年,他生平第一次在上海宁波同乡会馆内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展出没几天,100幅作品全部卖完,那次尝出甜头也从此奠定了他以画为生的职业画家道路,故而对于这次赴美画展,他岂能错过!他在重庆有寓所,尚有一些库存画作,已经让人送到我处,我特地挑选了10幅。”

  杜克见已大致了解,旋即说道:“数天后,我将搭乘一架运输机飞回美国公干,顺便将这次书画展的事办了,我的想法是这样,将华盛顿作为书画展举办地,理由是那里毕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富豪云集,媒体发达,便于我们营造良好的售卖氛围,我们可以联系一家豪华酒店作为展出地,前期可以通过媒体广发宣传稿,先来一波舆论造势,展出周期为一个星期,如果售卖不顺利的话,我们将余下的作品再转移到美国第二大城市纽约城,同样的方法再来一次,总之,务必将这次书画展办的圆满。”

  几人频频点头。

  于右任沉吟道:“杜先生,关于在媒体上的宣传,必定涉及到广告费,这笔费用我们可以先筹措一些,交由你负责打理。”

  杜克手一挥:“诸位,媒体的宣传必然不能以广告的形式,那样做商业味太浓,很容易让人心生排斥,而是以新闻稿的形式,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利用人脉将预先写好的新闻稿发给当地的各大报社,我们仅仅需要支付的是一些所谓的‘辛苦费’,这笔钱不会太多,我完全可以先行垫付。”

  请收藏:https://m.tok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